188金宝搏_188比分直播-官网

图片

双阳区新越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加速推进小康建设

双阳区新越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加速推进小康建设

日期: 2005-03-30  来源:吉林省农机管理总站


  双阳区良种繁殖场属于农牧型企业,2002年经省农发办批准开始实施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在各级有关部门支持下,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成立新越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把握机遇,强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高农机化水平
  他们紧紧把握住省市农发资金在建设优质大豆示范区这一契机,不断扩大项目规模,提升项目内涵,使大豆示范区项目与全程农业机械化项目有机结合,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三年来,共完成投资471万元(中央341万元),其中农机具投资303.27万元,土建投资167.73万元;购置拖拉机18台,收获机5台、配套农具67台、井灌设备2台,并建筑库棚1000平方米。具体建设情况是:2002年购置农机具13台(套),完成投资43.41万元,新建晾晒场3355平方米,维修库房700平方米,新修大门一座,完成投资33万元。新打电机井2眼,完成2套喷灌设备的装配,完成投资38万元,其它设施完成32.59万元,2002年共完成投资147万元。2003年购置农机具54台(套),完成投资172.86万元。新建种子库400平方米,新建农机库房及管护房300平方米,新建围墙320延长米,农机具棚600平方米,共完成投资61.25万元。2003年共完成投资234万元。2004年初,我们又投入87万元购置农机具。添置农机具23台(套),其中1002型履带式拖拉机2台,迪尔600、724胶轮拖拉机各1台,奔野320胶轮拖拉机2台,农用车1台,农用挖掘机1台,以及复式作业机等15台农机具。
  二是农机作业水平得到了新提高。该项目自2002年建成以来,第一年实现了场区200公顷大豆的机械化作业;第二年扩繁了周边农产100公顷约大豆机械化作业,使示范区机械化作业面积达300公顷。今年,示范区机械化作业面积达500公顷,在作业中实现了从整地、播种、种耕、除草、喷灌、收获的机械化。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5%,充分显示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二、强化管理,科学运营,不断提高示范区的整体带动功能
  通过借鉴其他项目区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大豆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项目的启动实施,得到了省市农发办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引起了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两年多来,省、市农发办多次组织和介绍赴其他项目区参观学习,汲取经验,并亲临项目区指导工作,调查走访,会同有关专家研究制定运行模式和管理办法;区政府把该项目作为全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示范标兵项目,由一名主管副区长亲自负责,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并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落实资金、物资和燃油;区农发办落实专人负责该项目的指导和督查工作;区农牧局把该项目建设作为事业单位改革和推广机制创新的窗口和平台,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2、创新机制,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大部分资金来自各级财政投资,其建设目的是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三农”裂变和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因此,他们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探索农机化推广事业新机制作为项目建设的首要任务,认真总结了各地农机化示范项目的经验教训,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由项目建设单位以事业单位法人身份,场内25名在职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共同出资入股,创办了“长春市双阳区新越农机化作业有限公司”,在全省开创了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先例。实现了农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企业化、服务方式社会化、作物种植区域化。新越农机公司在以项目建设为主,实行企业化运营,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投资机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样,就把农机化推广事业由政府包办转变为政府、社会、农场农工和农民联合发展,为最终完全推向市场奠定了基础。这一项目运行机制的推出,体现了时代特色,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得到了项目区广大职工和农民的一致认可。让人们亲身体会到了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的实现形式,看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区域化、现代化的曙光。经过充分考察论证,多方面征询意见,根据项目建设宗旨,考虑到职工、农民的参与热情,由公司董事会讨论做出决定,吸纳项目区的职工和农民以自然人的身份,采取耕地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公司经营。经区、镇两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协调,场内在职职工承包经营的国有耕地全部收回,归新越农机经营,每1.2公顷投股2,000元;场区周边的农民以1.2公顷承包地为一个个人股,投股金2,000元.近两年来,通过这种投资入股的形式,先后与齐家、关家、四屯三个村四个自然屯的八个生产小组的170户农民签订了入股协议,使示范区的土地面积由原来的200公顷增加到500公顷,入股农民达到296户。入股的土地全部由新越农机公司统一安排生产计划,统一组织农机化作业,统种、统收、统一经营。在利益分配上采取预留农机保持金的方法,拿出整体收益的40%用做农机发展基金,去掉当年成本,剩余的参与分红。这样,有效地保证了现有农机具的更新和改造资金,为扩大再生产奠定了基础。通过股份制运作,实现了土地资本化,提高了生产的集约化水平,为农机化推广事业开辟了新的天地。同时,由于土地的合理流转,使众多的隐形失业劳动力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从土地中游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拓宽了收入领域,改善了收入结构,提高了收入水平。
  3、加强管理,提高机具作业效率。根据农机化作业季节性强,覆盖面大,流动性快的实际,建立了系统规范的运行机制,推出了“六定”、“五统”、“三保”作业模式。即:定机组、定人员、定任务、定费用、定提留、定标准;统一耕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收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领导;保作业时间、保作业质量、保作业数量。在作业过程中,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班分组,落实计划;单机核算,超产分成。由于把作业收入与个人利益挂起钩来,激发了农机手的作业热情和责任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机具的作业潜力。与此同时,还落实了专门场所责成专人加强机具养护与附属设备管理,减少耗损,延长机具使用寿命。班组小保养,季节大保养。今年春季,我们及早购进农机具,并做了全面维修。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天气适宜,应季机具全部投入作业,作业辐射半径达60公里,累计作业达40天,192个工作日,全口径作业量达1270公顷(包括提供代耕作业)。项目区500公顷旱田整地,播种、施肥、中耕全部实现机械化。还全力以赴三班倒歇人不歇机的进行机收和秋翻整地。500公顷全部实现机收和机翻。
  4、技术培训,保证农机作业质量。农机、农艺技术的紧密结合,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把技术培训工作作为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实行了持证上岗制度。聘请长春市农科院的专家作为农艺顾问,定期对农民进行农艺技术培训。同时,委托双阳区农机校对招用的农机手进行一个月的岗前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经考试合格后,取得绿色证书,方可上机作业。招聘的农机手及辅助作业人员全部具有农民技师以上职称。同时,还从区农牧局农机科和区农机推广站聘请了5名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常年技术顾问,在作业期间,深入到田间地头检查指导,建立了用户意见箱,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广大农机作业人员不负企业的重托,牢记“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遵守操作规程,维护企业声誉。为增强后备力量,在作业间歇期,还组织选拔了两批年轻的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接受短期培训,拓宽视野,提高技能。使委托代耕的农民感受到新越农机公司的热情服务和高效作业给予高度评价。项目区500公顷制种田全部实现了一次播好种、一次拿全苗,入股的农民非常满意。在农机作业市场秩序混乱,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在竞争中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增强了示范区的辐射效应,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示范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发展,以农机化为龙头,以科技为先导以繁荣农村经济为目的,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优化配置,培育了多元化经济增长点,使示范区发生了“四个变化”。一是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项目区316个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的占14.3%,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占32.6%,外出务工人员占53.1%,农村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场内职工张乃会把入股的土地交给了新越农机公司,自己常年在吉林打工,年增加收入8000元。二是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在项目区500公顷种植面积中,大豆制种面积350公顷,占70%,以玉米为主的轮作作物面积150公顷,占30%。由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实施,场区的许多职工可以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出现养鹅专业户15个,养鹅900只。仅以养鹅户张文秋为例,今年养鹅300只,已全部出栏,纯收入3000元。发展养猪专业户25个,生猪存栏达750头。发展养牛专业户7个;黄牛存栏1l0头。以养牛李中英为例,从2002年至现在,牛存栏始终不低于10头,今年纯收入7000元;新增养鹿专业户8个,项目区养鹿存栏达825只,比上年净增300只。养鹿户张乃全现养鹿存栏已达20余头,今年纯收入20000元。三是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今年,项目区社会总产值达1,186万元,其中,粮食产值可达303万元,占25.5%,多种经营产值271万元,占22.8%,非农产业收入612万元,占51.6%,人均社会产值1.2万元(总人口921人),农村人均年纯收入达4328元,平均每人增加收入2000元。四是农民生活质量发生了变化。项目区新建民房23座,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造价800多万元,95%以上的农户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新家电普及串显著提高。通过项目区三年来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群众入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发挥了农业机械化在大豆生产中的节本增效作用。
  三、把握重点,加速推进,全力建设标准化农机示范区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进一步巩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已取得的成果,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规模,以农垦职工和农民土地入股合作经营机制为纽带,进行大规模幅射带动和示范推广,在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区域化、机械化、水利化、规模化、专业化、良种化、规范化、产业化,使农机化示范区及其周边农村的广大农民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这一发展目标,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完善设施建设。土建工程完成650平方米的农机库房建设,168平方米的管护房,3200平方米的晾晒场以及400延米场院围墙的建设。二是不断扩大项目区规模,探索规模经营的新模式。发挥农户入股积极性高涨这一优势,在2004年实现入股经营土地500公顷的基础上,2005年将达到800公顷的规模,到2006年示范面积达到1000公顷。届时,双阳良种繁殖场的土地经营规模将相当于国外一个中型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三是积极探索农机化示范区进行股份制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优化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的合理配置,规范企业行为,保持农机化股份制经营的良好发展态势。四是通过对入股经营的农机化示范区扶持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用农机化示范区内生产的无公害专用玉米、大豆供给项目区内的农发扶持项目饲养山黑猪。每年供应专用玉米2000吨,供应专用大豆200吨,占项目区粮豆商品量的85%以上。仅此一项,不仅为项目区粮豆生产提供了可靠的销售保障,同时,还可以提高粮豆生产的收益水平。新越农机公司计划利用本示范区的优质饲料作物玉米、大豆秸秆的优势年加工22000吨齐家大量养殖场肉牛的传统产业优势,开发建设合作经营形式的肉牛养殖一座,2004年养殖肉牛60头;现有鹿场鹿存栏达到130只;同时,计划利用示范区内肉猪、肉牛及鹿的粪便建设高效有机肥厂一座,年生产有机肥500吨。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利用秸秆资源,优质有机秸秆饲料加工场,把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成为融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到2005年,项目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000元。到2010年,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目标。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良性、绿色、有机、产加销一条龙式的紧密结合。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全部吸纳项目区内的农工和农民从事养殖、加工等产业。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188金宝搏_188比分直播-官网  |  188金宝搏_188比分直播-官网: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