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德惠市边岗乡东岗村走访时,注意到家家玉米楼子都是满满的,院落中扒好的玉米堆连堆。玉米种植户都说,今年玉米产量格外高,是因为农户在合作社的带领下,采用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特别是条耕技术增产明显。
德惠市文兴农资合作社理事长张文兴介绍,所谓“条耕”,即苗带与秸秆覆盖带相间的一种玉米保护性条带耕作技术。今年合作社近4500亩玉米地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技术配套精准,初期苗情非常好,为秋天的好收成打下了基础。 德惠市文兴农资合作社的丰产在长春市并非个例。在不久前召开的2021年长春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总结交流会上,传递出多个令人振奋的数据—— 2021年,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1057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40%以上,与2016年长春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相比,增加了787万亩,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指标。“长春市已成为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第一大市。”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李社潮说。 快速增长的背后是10年来持续的强力推进。2010年11月,长春市出台《188金宝搏_188比分直播-官网:积极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意见》,并开始实验示范该项技术,当初实验面积只有2万公顷。此后,长春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2018年,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特殊安排3700万元资金支持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10年时间,长春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在政策上形成了强有力的拉动效应。同时,好的收成让农民对这项技术有了高度认可。 今年在玉米普遍丰收高产情况下,保护性耕作依然要比常规种植产量高出一大截,这已是长春市广大种植户的共识。据多部门测产数据,长春市保护性耕作每公顷平均同比去年多产1000公斤玉米,有的地块超过1500公斤。全市1057万亩保护性耕作,较上年增产玉米10亿公斤以上,占据今年全市粮食增产总量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总增产中约50%是由保护性耕作贡献的。 在盘点算账时,不少农机合作社算出了这些账:每公顷节约秸秆离田处理费300元-500元;大部分地块化肥施用量减少10%-20%,平均节省化肥投入300元以上;减少农机田间作业1次-2次,平均节省作业费400元以上,仅这三项就节约成本千元以上。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使得全市节省成本投入可达7亿元,再加上4亿多元保护性耕作作业补贴,真正“省”出了真金白银。长春市农机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朱胜国介绍,2021年,全市依靠推广应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通过节本增收,为农民带来的收益达3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