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农机字[2005]2号
各市、州、县(市、区)农委(农业局)、农机局:
现将《2005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当地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安排好当地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工作,大力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为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1.2005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
2.2005年全省农机化主要计划指标表
3.2005年全省农机化技术重点推广项目计划表
4.2005年全省农机化人员培训计划表
5.2005年全省农机行业经营效益计划表
二OO五年一月十三日
附件1:
2005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05年全省农机化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两大战略目标,以强化法制建设为保障,以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政策拉动,项目带动,加大投入,示范引导,继续推进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大力推广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积极拓宽农机工作在精品畜牧业、园艺特产业、生态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的发展空间。加快基层农机管理推广体系改革,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整体提升全省农机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农机装备水平。农机总动力达到145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60万台。
2.农机作业水平。机械耕整地达到70%,机械播种达到60%,机械收获达到10%。
3.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新增各类收获机械100台,新增4.75万台行走式节水抗旱播种机、0.1万台大垄双行播种覆膜机、0.5万台苗带重镇压器。
4.农机培训23万人次,其中新训机手3万人,职业技能鉴定0.5万人,复训17万人。
5.农机经营收入。全省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68亿元,其中纯收入29亿元。
三、工作重点
1.做好政策调研和法规建设,保障农机化事业持续发展。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大力加强农机政策法规建设。一是重点抓好《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修改和协调工作,争取尽早颁布实施。二是主动为领导和综合部门当好参谋,研究制定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早日出台《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特别要关注基层县、乡(镇)农机事业单位、农机管理推广体系的改革,要把相关政策纳入全省县、乡(镇)站(所)总体改革方案中。三是组织做好《吉林省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管理办法》、《吉林省农业机械销售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吉林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管理办法》、《吉林省农业机械登记台帐管理办法》、《吉林省农机技术培训收费标准》和《吉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细则》等配套法规的起草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机化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2.以推广节本增效技术为重点,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推广和普及先进适用新技术、新机具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按照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结合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示范点等形式,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围绕水稻、玉米、大豆三种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机械深松、复式整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精少量播种、苗带重镇压、大垅双行播种覆膜、机械施农肥、机械植保、机械栽植、机械收获、机械化旱作节水、保护性耕作等20项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有效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园艺特产业、精品畜牧业、生态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生产,扩大秸秆开发综合利用和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试点示范规模,促进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发展。
3.抓好春秋农机化生产,立足抗旱保春耕。建立和完善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体系建设,是实现中西部干旱地区粮食生产稳产、增产的有效措施。明年在巩固前3年推广节水抗旱机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广工作力度。按照省政府的部署,确保完成推广4.75万台行走式节水抗旱播种机、0.1万台大垄双行播种覆膜机、0.5万台苗带重镇压器的任务。使全省行走式节水播种机作业面积达到1000万亩,苗带重镇压作业面积达到1000万亩,大垅双行播种覆膜作业面积200万亩。
4.提高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水平,积极稳妥推进机制创新。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农机化示范区已成为我省农机化建设的典范,无论是在新技术引进上,还是在机制创新上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明年的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一是积极配合省农发办,继续加大投入,对原有基点进行巩固提高,扩大示范。二是重点要抓好榆树市弓棚镇春阳村、五棵树镇合发村,公主岭市朝阳坡镇朝阳坡村三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争取省、市、县配套资金,鼓励农民加大投入,扩大建设规模。重点在管理机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和技术机具上有创新发展。三是重点对双阳区齐家镇的高科技农机化示范园区进行新技术配套组装,将农机租赁、甜糯玉米保鲜加工、肉牛机械化饲养、秸秆燃气炉等新机具新技术进行引进示范,将其建设成农机化高科技示范园区,为全省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树立样板。四是支持各地开展依托农机股份合作社和农机租赁公司为重点的形式多样的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努力扩大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数量和规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区域化种植、产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整体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5.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多渠道增加农机化投入。实施项目带动,积极争取多渠道的投入,是推动全省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是要围绕“532”工程和“十大工程”的实施,编制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十一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做到农机化项目实施一批、调研一批、储备一批。二是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配套政策,落实好省和地方的配套资金,抓好标准粮田工程建设、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程的落实和实施工作,推动粮食主产区的全程机械化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做好农机具购置补贴工作。明年国家将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要积极争取国家补贴资金,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在全省的实施范围,加快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步伐。同时积极向省政府争取政策,落实省级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四是加强项目整合。积极从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食基地建设、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研开发等项建设中争取农机化专项资金。项目建设提倡整合资金,重点投放,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
6.加强农机化系统建设,提高农机化管理水平。一是深化县、乡(镇)农机系统改革,大力推广白城市建立区域农机中心站的经验和做法,强化基层农机站(队)建设。二是深入贯彻《道路交通法》,继续抓好《农机安全村》活动,强化农机监理职能,理顺业务工作关系。强化治理“黑车”、“非驾”工作,减少事故,确保安全生产。三是加强农机作业市场、农机产品质量和农机销售市场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维护农机使用者权益。四是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强化对农机维修网点、销售网点的监督管理,对鉴定不合格的农机产品不许销售和推广。五是开展全省农机固定资产和农业机械普查工作,建立台帐登记,实现“一机一卡”微机网络管理。
7.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机化整体发展水平。一是不断完善和发展全省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省,延伸到乡镇、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农机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农机信息员队伍,形成集信息采集、整理、加工、发布于一体的快捷、准确、系统、权威的农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二是加强统计工作,首先实现国家、省、市(州)、县(市、区)统计报表微机网络化操作。三是加强农机标准化建设。建立吉林省农机标准化体系,重点制定农机各项生产作业标准,努力提高农机化生产标准化水平。四是在全省继续开展以建设“农机强县、农机强乡站、农机强队、农机强户”为内容的农机“四强”建设活动,逐步提高“四强”建设标准。要以农机生产作业公司和农机租赁服务公司为依托,加强农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全省农机管理水平和产业化服务水平。
8.实施人才兴机战略,努力提高农机队伍人员素质。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切实抓好全省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资格认定工作,开展对全省县农机校及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教学人员进行考核的活动,修订《县农机校管理条例》,继续开展“强县农机校”评比活动。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县级农机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县级农机技术学校的教学场所,配合劳动力转移的“阳光工程”和“农机大户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方式,广泛开展农机人员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绿色证书”工程教育,努力完成全年培训23万人次的任务。
9.抓好农机化调研和宣传工作,为农机化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围绕《农机化促进法》宣贯、《农机管理条例》修改实施和燃油税改革,开展好调研和宣传工作,力争出台一批配套法规规章,以法兴机,加强建设和管理。
10.继续贯彻农业部“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发挥学会作用,开展好国际和国内的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