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天津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围绕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积极推动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落实落细,合力保障全市“三夏”生产安全。
一是强化宣传抓氛围。通过“三夏”现场会、“安全宣传咨询日”等形式,深入农村集市、农机作业场所等重点部位,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增强农机手和群众的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全市共开展宣讲并观看警示教育片11次,参加人员400余人,90余人次参与了“第一责任人安全倡议书”活动;全市共开展安全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500余份,制作宣传条幅、展板80余条块,刊登发布安全宣传信息30余条,粘贴安全反光标识3000余条,开展安全技能培训11次,参与人数300余人。
二是强化排查抓整改。指导农机合作社对照农机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排查农机安全隐患,深入田间、场院等作业场所开展执法检查,并与公安交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查农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全市共开展农机安全执法活动84次,其中与公安交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7次,共出动执法人员287人次,查处违法行为2起,处罚金额300元,排查一般安全隐患4起,并全部完成整改。
三是强化督导抓落实。市农业农村委成立5个督导检查推动组,由委领导带队,采取分区包片的方式,对10个涉农区进行督导检查,深入田间查看“三夏”农业生产和农机安全作业情况,及时掌握机收机播工作进度和安全状况,现场教育提醒机手坚决杜绝疲劳驾驶,及时做好机具安全技术性能检修,确保作业安全。结合农机“安全生产月”开展技能培训、应急演练,采取安排专人清理作业现场无关人员等有效措施,维护好农机作业现场环境安全,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