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山东省威海荣成市主要油料作物、食品加工、原料出口和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业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常年播种面积18万亩左右,是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之一;荣成市小麦种植达35万余亩,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今春荣成市农机发展中心聚焦小麦、花生等主要作物,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开展农机农艺贯通服务,以实际行动积极融入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一是宣传推广多元化先进适用花生播种机,满足不同耕作制度需求。引导农机经销商引进气力式高性能花生单粒精播机、旋耕式花生播种机、花生膜下播种机、花生膜上打孔播种机等新装备。对于作业量较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或农机种植大户,推荐选购配备北斗导航和智能监控模块,实现快速精准播种,实时监测报警提示株行距、漏播、重播、播深等异常信息。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起垄、施肥播种、喷雾药剂、覆土镇压、覆膜、膜上覆土引苗等多道工序,极大地提高花生播种效率和质量。
二是强化生产要素调研,因势利导普及花生科学播种。针对今年春季地温回升迟缓、墒情较差、高温酸花生占比增多等客观因素,积极引导农机手适度推迟花生播种,纠正4月中下旬就抢时播种的定势思维,有效避免地温低、墒情差导致出苗不良、黄化苗、病弱苗问题发生。鉴于近年来潍花25、花育960、花育910等高油酸花生品种扩种状况,耐心讲解高油酸品种较普通品种低温抗性低的特点,要求机手于5厘米地温稳定在15度以上时,方可覆膜播种,避免沿袭传统种植方式导致高油酸花生低温冷害问题发生。
三是因地制宜推广播种模式,实现质量效率双提升。对于早收鲜食花生或提前倒茬需求的种植户,指导机手提前起垄覆膜保墒增温,加快土壤增温速度,然后选用膜下播种机械,实现膜上打孔提早播种,可以赶早采收上市提高收入,尽早腾茬衔接下一季作物;对于常规油料用途的花生种植,选用膜下播种机,在墒情、温度适宜条件上,实现起垄、施肥、播种、打除草剂、覆膜一次性完成,多种类型的播种机,有效提高多元种植技术到位率,满足不同种植模式需求。
四是强化农机农艺融会贯通,高效防治花生病虫草害。根据当地常发花生病虫草害类别,指导机手选用精甲霜灵.胳菌腈或腈菌唑.噻呋酰胺杀菌剂,复配噻虫胺或噻虫嗪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防治花生根腐病、白绢病以及蛴螬、蚜虫等病虫害。对于早播需求的花生种子,增施氨基寡糖素、赤霉素拌种,增强低温、病毒病等逆境抗性。根据当地草害谱系特点,因地制宜地推荐选用精异丙甲草胺.扑草净、二甲戊灵.丙炔氟草胺、噻磺乙草胺、恶草净.丙炔氟草胺轮换施药,防止杂草产生抗药性,增强防除杂草效果。
五是指导小麦后期病虫害精准机防,实现增防效与减成本统一。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方面,根据气候、墒情、长势和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指导机手进行小麦病虫害机防。打破仅凭农时盲目植保防治惯性思维,提倡注重田间调查、因苗因病科学制定防治措施。鉴于今年低温推迟抽穗,且田间调查病害偏轻发生,指导机手相应推迟“一喷三防”时间,在5月初齐穗期进行第一次机防。推荐优先选用双离心喷头或弥雾喷头的植保无人机,匹配对路复配药剂以及沉降剂、展着剂等助剂,适时减量控害防治,实现降低植保成本,增加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双重目标。
通过农机农艺结合、田间墒情监测、苗情长势研判、农机具科学选型、优化药剂配伍等措施,极大地减少了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增加协同增效成果。
当前,正值小麦灌浆初期和春播春种关键期,下一步,荣成市农机发展中心将紧扣农事进度,积极指导农机装备检修与零配件配备,推广先进机具,强化机艺结合,开展跨区作业服务与作业安全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为粮油丰产增效贡献农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