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启春色,万物共“耕”新,眼下正是北大荒农业生产关键期,一台台大马力播种机依靠卫星定位系统,在广袤的耕地上划出笔直的横线。但在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有限公司的坡耕地上,这里的农机却“不走寻常路”,绕着耕地坡面画起了曲线。
“为了防止坡耕地跑水、跑肥、跑土,我们采取等高种植技术,按照科学设定起垄垄向,在卫星定位机具的加持下进行起垄作业。经过这几年的种植试验,等高种植各项技术效果良好,实现了黑土地保护与粮食增产双提升。”农场第一管理区第三作业站站长介绍。
这个农场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在等高种植和等高宽埂种植技术基础上,探索出了“等高窄梗”和“等高环播”种植技术。这些新技术对减少水肥流失效果更为显著,更好地助力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增产增效。还可平衡不同坡位水分养分含量,耕地水分、速效养分比种植户常规施肥量减少肥料投入15%,提高作物产量5%。与直垄耕作方式相比,减少水土流失量30%。
“之前这块地的产量是一垧地12吨左右,通过小流域治理和等高线种植,增产了差不多28%,真正把我的‘头疼地’变成了‘致富田’。”第一管理区第三作业站种植户于殿东高兴地说。他的160多亩坡耕地,采用“等高环播”种植模式,将田垄从直线改成依坡而走的曲线,排水渠还种上了多年生的牧草。
依托“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这个农场对耕地精准“画像”,实施改垄向、变量施肥、草水路导水等黑土地保护方法。在今年的春耕工作中,农场还将逐步进行等高种植技术推广,开创北大荒黑土地保护的新模式。